湖南博长集团冷钢公司生产一角。
钢花璀璨,灼灼其华!
因全省能源和原材料基地的特殊地位,在历经多次区划调整后,1969年10月,国务院批准恢复冷水江市。
“世界锑都”“有色金属之乡”“江南煤海”,这座面积仅439平方公里、人口38万的湘中小城,在全省经济发展中不断闪耀光芒。
随着产业结构调整、增长方式转变以及能源的逐步枯竭,冷水江拿出“壮士断腕”的勇气和“艰苦奋斗”的长征精神,以产业转型为突破口,不断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。
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,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、省第十二次党代会、娄底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为重点。围绕娄底市打造“千亿级”钢铁产业链目标,冷水江巧念“钢”字“经”,做好“钢”文章,全力发展和壮大钢铁产业链条,奋力打造钢铁产业集群。
强筋健骨,钢铁蛟龙腾跃长空
9月25日,在中国企业联合会、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的“2020年中国企业500强”“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”榜单中,位于冷水江市的博长控股集团位列其中。这是博长第14次进入中国企业500强,连续第16次进入中国制造业500强。
2020年,博长实现销售收入606亿元,上缴税金6.5亿元,实现利润4.5亿元。从濒临倒闭的企业(原冷水江钢铁总厂),到发展成为拥有6家子公司的钢铁航母。博长的突围,不仅成为冷水江钢铁产业链的重要龙头,更是冷水江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。
“博长要为冷水江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当好标杆,发挥好辐射和带动作用。”公司董事长陈代富介绍:“把企业的发展,融入于国家产业政策,融入于冷水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局,明确产业定位、锚定发展方向、强化科技创新、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和档次,扎实走好每一步。”
冷水江把推动钢铁产业转型升级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。1959年全市仅有生铁产量1.3万吨,经过60年的奋斗,已具备300万吨铁、300万吨钢、500万吨材的生产能力。在此基础上,通过搭建平台、招商引资、技术改造、配套升级、淘汰落后等方式,对全市产业进行链条化布局,延伸产业链上下游,逐步告别“傻大黑粗”的钢铁产业结构。
围绕产业升级,冷水江精准培育和引进产业链中的领军企业、关键企业建链强链,带动关联企业入驻延链补链,促进产业集聚发展;积极构建多层次企业研发平台,扎实开展“千人帮千企活动”,启动科技专家服务团工作,深入推进政务“三零”体系建设和“一件事一次办”改革,推进减税降费,降低企业用气、用地等成本,抓好审批提效、难题化解、政策落地,让企业轻装上阵、聚力发展。
目前,全市已形成由铁到钢、由钢到材、由材到紧固件的产业链。主要产品有:热轧带肋钢筋、高速线材、950中宽带钢、镀锌板、紧固件等20多个品种。钢铁产业直接从业人员达到4753人,间接从业人员达到1.5万人。
1至8月,全市钢铁产业链实现总产值134.4亿元,占规模工业总产值60.9%。钢铁产业已成为冷水江经济发展的“压舱石”。
华丽蝶变,产业聚集“串珠成链”
从湖南博长控股集团发出的线材,运抵10公里外的冷水江市天宝实业有限公司,经智能化深加工,每吨5000元的钢材摇身一变为每吨1万元的紧固件。
天宝实业是依托博长成长起来的钢铁深加工制造企业,其生产的螺栓、螺母等紧固件,广泛应用于29个省份的桥梁、工程机械、汽车船舶等领域,去年产销量突破20万吨,产值超13亿元,已成为国内最大的紧固件生产企业。
天宝实业党委书记、副总经理王洪江介绍:“我们研发的10.9级高强度紧固件产品,已通过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考评验收并全面投产,应用于高铁、航空航天、大型桥梁等。”
围绕补链、延链、强链,冷水江完善“冶炼—加工—型(管)材—精密配件—终端产品”产业链体系,延伸“铁—钢—材—件”钢铁产业链,建立废钢铁加工配送网络和钢铁销售电子商务平台。加强节能减排和环保技术改造,推进高炉炼钢向电炉炼钢转变,构建电厂与钢厂电力直供体系。以冷钢、泰和、天宝为重点,引进钢铁加工企业及机械制造业,延长产业链。到2025年,力争钢铁冶金及其精深加工产业实现产值达300亿元,税收达到15亿元。
冷水江着力向产业链上下游突破,以冷钢钢材为基础,经金弘再生资源、华丰再生资源等废钢企业回收接力,优化工艺,提高废钢加工能力至每年60万吨;经天宝实业等紧固件企业深加工,补齐短板,将产品升级为高强度、耐高温、耐腐蚀的10.9级高端紧固件,抢滩国内外市场。
聚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紧固件产业集群,冷水江全力支持博长研发高端高强度紧固件用铆螺钢产品,打造湖南建筑用钢标杆企业。推动天宝紧固件生产系统智能化改造、高铁紧固件研发、制造基地及国家紧固件检测中心建设,推动企业科技创新,巩固全国最大高强度紧固件的行业地位。
同时,以天宝紧固件为龙头,延伸发展配套产业,畅通产业循环,积极引进数控机床生产企业及配套企业,加快推进德宝铸造工业园建设,大力发展配套机械加工和先进装备制造业的紧固件产业链、供应链体系,努力构建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。